日前,湖南省文化厅确定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有104位传承人入选,其中,桃源县朱德元以桃源木雕入选传统美术类别省级传承人。

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桃源木雕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德元。
什么是桃源木雕?
桃源木雕工艺精湛,形象生动,摆脱了人为的匠气。

桃源木雕题材包罗万象,大致可分为吉祥图案、戏曲人物、传说故事、山川木石、现代生活、飞禽走兽、乡风民俗等近20大类。

这些题材主题鲜明,形象生动,贴近生活,令人赏心悦目,充分展示了桃源木雕工艺的独特魅力。

在表现力上,桃源工匠大多采用写实手法;在造型上,大胆夸张,活泼而有生气,可谓巧夺天工,尽善尽美,与中国书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一脉相承,达到了实用性与装饰性的高度统一,再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内涵。
走进朱德元
朱德元,1963年6月,生于桃源县佘家坪乡雷锋山村。外祖父李柳堂,父亲朱文安都是“桃源工”正宗传人(桃源木雕也叫“桃源工”),在沅澧一带享有很高的声誉。

朱德元从小耳濡目染,受父亲朱文安木雕大师影响,从小爱上木雕。1980年,进入桃源玉器厂师从父亲学习木雕专业,在父亲的严格培训和自身努力下,朱德元雕刻技艺日臻成熟。

1981年至1983年,随父参加桃花源第一期修复渊明祠;

1984至1985年,受邀对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进行全面修复;

1988年,承接澧县文庙木雕工程的修复。

1990年至1994年,带领数十位木雕艺人及师兄弟修复了桃花源古建筑及景点二十多处;

1999年至2002年,主持雕刻常德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华根”,该作品荣获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03至2005年,参与浏阳河古城和凤凰古镇的木雕雕刻及古建筑群的修复工作;

2006年应邀北上内蒙古,主持雕刻21米多长全副木雕清明上河图,并代表包头市的文化部门参加同年在呼和浩特市举办的西部文化大赛......

“这些花纹,都是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要考验眼力,要耐得住寂寞,抵挡得住诱惑。”朱德元说,雕刻就是这样,一刀错,整件艺术品就报废了。所以基础功要很扎实,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砺才能达到效果。

朱德元一直在广东沿海城市从事木雕工作,2007年至今受聘担任常德湘联木业首席雕刻师,负责“桃源工”木雕产品的研究和生产,旅游产品与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及推广。
“我以前在沿海,那边的雕刻技术和桃源工有很多区别,我都会学着去雕刻,去创新,跟上这个时代。”朱德元说,现在技术进步了,但好多地方还是需要木工去处理,要把桃源工的特点融入进日常生活家具当中,形成市场品牌,这样桃源工雕刻才会更受欢迎。

“现在还有6把父亲手上流传下来的刻刀,这些都是父亲留给我的财富,我想把它继续传下去。”谈到收徒的时候,朱德元说,自己陆陆续续也带了二十几个徒弟,现在还在从事这一行的还有16人,有的徒弟已经是工作单位的大师傅了。
来源:视外桃源手机台 部分内容来源:常德全媒、红网常德
作者:李泽红
编辑:李军
本文为桃源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taoyuanxian.com/content/2018/10/11/5339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