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文玖:用61年去爱,只为……

来源:视外桃源手机台 记 者:李泽红 作者:李泽红 编辑:李军 2018-09-21 17:20:22
—分享—

  戏大如天,爱戏一生。这是桃源县戏剧家张文玖的坚定情怀。12岁涉足戏曲,张文玖这一辈子就与戏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进三出汉剧团

  1945年,张文玖出生在九溪镇的一个小山村。每到正月,山村里热闹非凡,车儿灯、三棒鼓、打狮子......民间艺人们走乡串村为老百姓送去欢乐。刚满5岁的张文玖骑在大人们脖子上扮着群众最喜欢看的车儿灯,受到父老乡亲的夸赞。读高小时,学校老师们喜欢利用业余时间唱戏,张文玖跟着跑龙套、演小角色。每逢县剧团下乡演出,得到消息的张文玖饿着肚子也要赶着去看。“这娃儿将来只怕是吃这碗饭的人哩!”乡邻们纷纷议论。

  1956年寒假,得知县剧团招生的信息,张文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决定去试一试。看到这个稚气未退、对戏却这么痴迷的孩童,居然从一百多里地的大山里赶到县城,剧团领导感动了,将他收了下来。开学后,学校见张文玖迟迟没去读书,教导主任找到县文教科,以在籍学生不能进团学戏为由,又要张文玖回学校读书。

  小学毕业后,张文玖以优异成绩考入桃源三中,但他还是怀揣着进剧团学戏的梦想。一次放假,他随一位家住桃源的同学来到县城。刚下船,张文玖就情不自禁地直奔剧院。看到他的如此决心,剧团领导毅然与学校协商,将他留下进入新中国成立后桃源县举办的第一个戏剧科班——“文”字班习艺。

  当时,剧团日子十分艰难,一块豆腐乳一餐饭是经常的事。十二三岁的张文玖却觉得苦中有乐,坚持练功、学戏,毫不动摇。文化大革命中,剧团撤销。张文玖和大家一起到“五七”干校学习,后被下放农村。佘家坪公社盘龙山大队要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村支书派人三番五次上门,将准备安排在枫树公社给劳模李光庆当徒弟的张文玖接了过去。来到盘龙大队,张文玖一边参加农业劳动,一边给村文艺宣传队编排节目。移植的现代汉剧《智取威虎山》《红旗卷起农奴戟》等节目在当地轰动开了,受到十里八乡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1969年9月,县里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因工作需要,又将张文玖从农村抽调回城。1972年恢复县汉剧团时,张文玖被任命为团长,直到1988年5月调县政府工作。

  练功习艺不畏难

  

 

  学习戏曲艺术,最苦莫过于练功。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则更为艰辛。早上四五点钟就要起床,练裆功时练到上厕所蹲不下去,而蹲下去又站不起来;练手劲功(也称“拿鼎”)苦成眼泪鼻涕一条线,还要坚持不准腿脚落地;练摆罡、走边、把子、毯子功则要练得大汗淋漓,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晚上演出完后还要练2个小时的毯子功,当时被大家戏称“练跃进功”。上山下乡演出凡有沙滩、草坪、禾场乃至堆谷壳的杂物间,都是练功的好场所,俗称“练外场功”。一次练翻打,张文玖扭伤了脚,被安排打了一个月的字幕。

  对腿功的练习,当时可谓近似残酷。练功者要坐在一条长凳(老虎凳)上,承受着从一块砖到四五块砖伤筋动骨的痛苦。长时间练习下来,才能达到“点红”的要求,即在练功者鞋尖上涂上红彩,一腿踢上去,脚尖直点眉宇正中。张文玖曾多次疼痛得流下眼泪。他也曾动摇过,但一想到贫困的家庭、劳苦的父母、师辈的希望,又咬牙坚持了下来。他牢牢记住了父亲的教诲:“伢儿,练功的痛苦是暂时的,学不到本事的痛苦是终生的,你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啊!”

  实践演出苦锻炼

  

 

  张文玖回忆说:“跟师傅们实践演出的那几年,虽然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苦中有乐,得到了锻炼,长进了技艺,虽苦犹甜啊!”当年,为了给老百姓送戏上门,师傅们带着“文”字班小演员们深入到全县公社大队巡回演出,每天都要转几个点,演两三场戏,甚至还要演“跃进戏”。一次到黄甲铺公社杨家庄大队演出,从晚上7点开演,一直演到次日凌晨6点。观众换了一批又一批,而演员们却要不间断地演——“除四害”“新断桥”“反徐州”“六打华府”“借兵长坂坡”“狮子楼”等。演完回住宿地时,大家边走边打瞌睡,在经过一座石桥时竟都纷纷倒下睡着了。

  还有一次在三里溪演戏,由于连日劳累,疲惫不堪的张文玖竟两次从两三米高的草台上摔了下来,跌伤了腿,却仍然坚持演出,连带队的师父龙桂新都为他的坚强感动得流下泪水。

  这次实践演出从穿着棉衣的二月出发,直到穿着棉衣十一月回城,历时10个月,行程数千里,是一次实地长时间的锻炼。“文”字班的师兄师弟独立担纲演戏,加之老师们的手把手传艺,使张文玖他们这班小演员的技艺大有长进,小荷已露尖尖角,桃源城乡赞新苗。

  惠民送戏不等闲

  

 

  作为一个基层的剧团,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农民朋友,而老百姓又是那样渴求看戏(当时只有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宁可不喝不吃,不可耽误看戏。”张文玖担任团长后,继续带领演职员上山下乡、走村串户,把精神食粮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为群众送戏上门。演员们自挑道具行李,自搭舞台,翻山越岭,涉河渡水,转一次点都要走上几十里路,可从没有人叫苦叫累,赢得了老百姓的交口称赞。“我们的‘扁担剧团’又来演戏咯!”群众奔走相告,乐不可支,高兴得像过年一样。

  张文玖他们晚上为老百姓演戏,白天参加农业劳动,为老百姓担水、理发、打秧收稻、挖堰塘......为了让全县的老百姓都能看到剧团的演出,1965年,剧团分成三个演出队按南、北、西跑线,执行县委提出的“将铜锣打通全县每一个大队”的要求,翻越乌云界,跨过万阳山,趟过冷水河......可以说桃源当时的每一个大队都留下了剧团演职员的足迹。在南北转战中,经过县城的演员们都曾路过家门而不入。张文玖的爱人生孩子,他都因忙于为老百姓演出,两个月后才回家看望。

  由于剧团的出色成绩,上世纪六十年代,桃源县汉剧团被评为全省五个“红旗剧团”之一,并获得价值5万元的服装和道具奖励。八十年代,又被省政府授予“先进集体”光荣称号,《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剧团的先进事迹,中国评剧院还专门派人来桃源学习剧团为老百姓送戏上门、文化惠民的经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作为团长张文玖的辛勤付出。

  艺无止境永登攀

  

 

  “艺术无止境,奋斗不停息。”张文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65年,年仅20岁的张文玖被推荐到湖南戏剧艺术学校,一年时间,他系统学习了戏剧表导演理论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表导演方法,同时兼修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导演理论。这次学习他提高很快,可以说在艺术上有了“质的飞跃”。此后,他按照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和剧团同仁们一道抓创作,尽力排练,一般都自己担任导演,年年都有好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70年代到80年代,省里组织的各类文艺汇演都是桃源代表常德参加,《心红眼亮》《红色家信》《金溪风云》《斢田牌》等获得好评的节目都是张文玖按照新的排练方法执导的。1973年,由他执导的《龙江颂》在长沙经电视转播为毛主席进行了专场汇报演出,获得文化部授予的二等演出奖;1979年,同样由他(与人合作)导演的《发霉的钞票》被调晋京为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得文化部授予的二等演出奖,此外还有“三备棺”等一批剧目被电视录像全国播放。

  张文玖一生痴爱戏剧,他参加了200多出戏的舞台演出,导演了300多部大小戏剧、50多台大型文艺晚会,创作了100多个戏剧小品曲艺节目。他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会员、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省戏曲导演学会会员、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会员、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省戏曲导演学会会员和《中国戏剧家大辞典》入编者。从1960年起,不断获得地区“优秀青年演员”“常德市优秀中年演员”称号,并多次荣获“导演奖”。近几年,退休后的张文玖不甘庸庸颐养,仍在为戏剧拼搏繁忙,在常德市的“百团大赛”中,九溪镇的参演获奖节目都是他编导的,为九溪镇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桂冠作出了贡献。2015年,他的戏剧作品集《丹枫流霞》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并发行。

  张文玖经常说:“我一生乐与戏相守,不弃也不离,此情也悠悠。”这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年逾古稀,却仍然如老牛奋蹄,默默在戏剧艺术园地里耕耘,为戏剧文化的繁荣发展做着贡献。“少则志坚,老当益壮,攀登高峰,艺海扬帆唱大风。”我们为之肃然起敬,深深祝愿这位永不言弃的老人的戏剧情怀闪烁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视外桃源手机台 记 者:李泽红

作者:李泽红

编辑:李军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桃源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