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访架桥】孙文斌:马头山的那一边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孙文斌 编辑:李军-ty 2023-05-15 16:49:12
—分享—



马头山坐落在桃源县陬市镇与架桥镇的交界处,是周围一带最高的山,因远望像一颗骏马的头颅而得名。山上林木葱葱,风景怡人,曾有一座始建于宋朝年间的佛寺,可惜毁于文革。



我从小在马头山的脚下长大。马头山上甘甜的雨水在汇聚到山下,成为一条小溪,灌溉着我家的稻田。我家所在的地方叫做畬田乡洪坪村(现合并为陬市镇青龙村)。那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小山村,村里人世代务农。因为交通不便,大人们很少外出,再加上90年代初,黑白电视都尚未普及,小孩子们更是没有见过世面。村里面偶尔来一辆汽车都足够我们围观惊叫许久。那时候,马头山也自然是我们心中最高的山,令人望而生畏,不敢逾越。

当然,这种情况对于男孩子来说,根本持续不了多久。不知道是从七岁还是八岁开始,小溪里的鱼,稻田里的泥鳅、黄鳝和青蛙,山包上的蘑菇、鸟窝和野果,这些都已经无法满足我越来越强大的好奇心。登上马头山,看看山的那一边有什么,就在心底慢慢发芽。可惜那时农村的成年人,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被繁重的农活压得喘不过气,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花半天时陪我们去爬山玩。要说自己去吧,还真有些不敢。于是爬上马头山只能成为了那一段时间的念想。

直到读四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到马头山上野炊。我才第一次登上了马头山,第一次知道了马头山的那一边是架桥乡(现为镇)。远远望去,那边跟我这边没什么大的不同,也就地势平一点,山包少一点,人家住得密一点而已,田里种的也是油菜和苜蓿,无非是一大片一大片黄的黄、绿的绿、紫的紫,和我们这边零零散散的有些不同。

十一岁那年,我跟随邻居家的哥哥翻越马头山去他姑妈家玩,这才近距离领略了架桥镇的模样。架桥看起来要比我们村富裕一些,漂亮的房子要比我们村多;乡村公路修得更加平坦;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来往得更加频繁;田里种植的经济作物更多。当然或许还有别的不同,但年少的我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哪里适合钓鱼,哪家院子大适合玩游戏,那条路边有什么新鲜的果子等等,民生经济并不在我的频道。

后来,我慢慢长大,我们村子里的面貌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寥寥几台黑白电视到彩电、冰箱、洗衣机普及;从单车都需要借,到摩托车、小汽车家家都有;从低矮的土砖房到楼房、小别墅遍地都是;从几条坎坷的石子路到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小山村充分享受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红利,但同时也面临青年人口却在不断流失,暮气越来越重的局面。而我却早已走出小山村到外面的世界求学。镇上、县城、外省,渐渐地,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马头山的那一边就更加没去过了。毕业后,回到县城工作,架桥镇墟场倒是路过几次,但也就是在车上走马观花,没有细看,只觉得和老家的变化差不多。

及到前几天作家协会组织到架桥镇采风,我才知道山的那一边发生的变化并不止于表面。乘着政策和科技的东风,这里的乡村真的在振兴。

从产业上来说,虽然依旧是以农产品为主,但油茶、水稻、油菜、茶叶、水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都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种植,新的品种还在不断培育、开发。农民的种植成本降低了,产品的质量上升了,农户的收入增加了。比如说油茶,我家也有茶树林。印象中,小时候的茶树林没有什么时间打理,茶林里面杂草、灌木丛生,不仅结果率和出油率低,捡茶子的时候还不方便,不是被茅草割伤就是被荆棘划伤。而这里的茶树林全部进行了整改,树林里干干净净,茶树疏密科学合理,不仅捡茶子方便,产油率还高了两倍多。

从服务管理上来说,这里借助视频监控体系推行的“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令我这个见惯了监控系统运用的半专业人士都感到眼前一亮。他们有成熟的预警体系、指挥体系和落地核查、反馈机制。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治安不说,还能够及时预警独居老人长时间不出门、儿童临近危险水域等风险信息,快速调度人手前往消除隐患,甚至连村民外出打工时也能看到,并通过村村通广播点歌送上祝福,可以说是把温情和关怀精准地落到了村民的心窝里。

从环境上来说,近些年农村“脏乱差”的形象都在逐渐转变,农田标准化、乡村公路、水渠改造、水塘改造、垃圾集中处理等等。这里也不例外,再不见尘土与垃圾齐飞,苍蝇共牛粪一味地光景,只剩下农村恬静的画卷。恰逢春天,金黄的油菜成片相连,环绕着一座座翠绿的山包,灰白的水泥路和沟渠穿行其间,一个个明亮的水塘像是少女藏在花海、树林和屋场间的眼睛,观察人间的变幻,再配上干净漂亮的民居和房前屋后姹紫嫣红的花儿,颇有一番阡陌相连,鸡犬相闻的桃花源韵味。

当然,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这里人文气息。去年到江浙一带游玩时,我就曾为那里浓厚的人文气息所倾倒。没想到,这里仅仅一个栖凤山村也能有着这般的文化氛围。皿方罍沉淀了历史的厚重;革命烈士徐才益一家凝结了血色的浪漫;笑脸墙勾勒出时代的幸福;非遗人才队伍赓续着灿烂的传承;“乡贤榜”和“学子榜”积累着德与才的底蕴;村民阅览室营造着学习的气氛;农民文体赛事拓展着文化的空间……。或许,这里没有多少动人的诗篇和惊世的文章流传于世,但这里的文化不仅仅在纸上,更多的是在田间、在山林、在屋场、在教室,在家家户户,在每一个人脸上,在每一颗昂首前进的心底。

马头山的那一边,只是我们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无数个乡村,都在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我坚信,无论是马头山的这一边还是那一边,待我叶落归根之时,乡村必将是一片早已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热土。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孙文斌

编辑:李军-ty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桃源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