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大产业”!助推桃源剪市乡村振兴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常德全媒 编辑:李军-ty 2021-03-16 17:32:15
—分享—

桃源县剪市镇是县级粮食生产标兵乡镇,也是全县的四大示范区之一。近年来,该镇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油茶产业、打造黄牛养殖基地,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三月初,尽管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桃源县剪市镇喜雨村大田里已经是一派忙碌的景象,种粮大户郭述兵正安排旋耕机在田里耕地,一旁,一个集中育秧大棚已经基本建设完工,工人们正在做最后的土地平整工作。

桃源县剪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杨勇:这个大棚总共投资34.5万元,其中县农机局投资70%,大户自己承担30%。

新修建的集中育秧大棚占地面积2500平米,这种由政府补贴修建的育秧大棚,可以有效提升育秧成活率。

桃源县喜雨裕康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郭述兵:像我们这一台机器要七个人,因为机手的话是两个人,要五个人去给它运秧,那一天作业的效率的话,大概是四五十亩的样子。

种粮大户郭述兵2008年在剪市镇流转了200亩土地种植水稻,这几年发展迅猛,截止到去年年底,他已经购买了32台农机,土地流转面积更是达到了1500多亩,比最开始翻了七倍多。

桃源县喜雨裕康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郭述兵:现在补贴力度还是蛮大的,你像这一台插秧机的话,政府除了国补以外,我们地方政府他也拿出了补贴。比如说这台插秧机的市场价格是141800元,然后县补的话一台是给6万,国补的话按30%的比例补的,也就是差不多补个2万多。

郭述兵所在的合作社土地承包面积达到了4500亩,像这样的合作社剪市镇一共有六家,另外还有九户家庭农场。据统计,2021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了7万亩,其中早稻3万亩,中稻4000多亩,晚稻3万多亩。

剪市镇一共有三大支柱产业,除了水稻之外,另外两大产业是黄牛养殖和油茶种植。近年来,剪市镇将油茶种植和黄牛养殖二大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循环种养,采取“合作社经营、村集体分享收益、农户山林入股分成”的做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在剪市镇双龙村井均黄牛养殖合作社,老板郭井均正在仔细检查送来的酒糟质量。

桃源县井均黄牛养殖合作社理事长 郭井均:它这个酒糟它有蛋白质,有17多种蛋白质,这个牛吃了之后促进它的消化,促进它的身体。

郭井均养殖黄牛已经有32年的时间了,30多年的历练,让他对黄牛养殖的每一个流程都了如指掌,目前,他所经营的合作社拥有黄牛740头,带动了周边9个大户和周边村民致富。

桃源县井均黄牛养殖合作社理事长 郭井均:我们和每个农户签订协议,就是去送小牛,放养到各个农户。养到8个月之后,我们按照市场价格把它收回来。

目前,剪市镇黄牛存栏2000多头,年产值80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黄牛养殖基地。黄牛养殖的效益不仅仅体现在牛身上,还带动了当地油茶种植产业。在剪市镇,一种“黄牛+油茶”的循环种养模式被推广开来:依靠牛粪作为油茶树的肥料,既减少了环境污染,也提高了油茶的质量。

在郭井均的合作社的带动下,附近的村民看到种油茶树能够致富,也纷纷加入了油茶种植的行业中来。

桃源县剪市镇双龙村第三组组长 吴华初:我们总共是25个户,有17个户已经全部种上油茶。

目前,依托剪市镇5万亩丘陵资源,按照合作社支援农户的模式,剪市镇去年新增油茶5000多亩,产量1万多斤,油茶小镇已经初具规模。

稳固水稻种植,探索新农业模式,剪市镇凭借地理优势,充分发挥背靠剪家溪的水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新的乡村振兴道路。

桃源县剪市镇党委书记 易小元:剪市镇将继续加大粮食生产力度,创建好早稻万亩示范片,完成三万亩早稻生产任务,大力推广油茶加黄牛的循环种养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常德全媒

编辑:李军-ty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桃源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