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风雨路,十载守护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桃源卫生健康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构建公共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健康桃源建设,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身心健康,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这十年,全县医疗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
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全县共完成230个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其中完成村卫生室建设项目204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22个,县级公立医院建设项目4个。“十四五”开局之际,“健康桃源”一期、高新区传染病分院项目也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全县实际开放床位总数为5295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6.76张,已达到国家、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目标。
“健康桃源”1期项目施工建设中,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
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十年来,县二医院、县三医院、红十字医院、嘉宏康复医院、德雅医院晋级二级综合医院,县精神康复医院晋级二级精神病医院,县中医医院晋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晋升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县人民医院升级为三级综合医院。与此同时,临床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卓有成效,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先后建成1个国家级特色专科和6个省级重点专科。
县人民医院举行三级综合医院揭牌
基药保障明显增强。十年来,县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相关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落地落实,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截至2021年,我县乡镇卫生院、二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金额占比分别达到了80%、60%以上,村卫生室基药配备品种均在50种以上。
桃源县漳江街道金凤村卫生室配备药品达80种以上
这十年,全县公共卫生服务取得新成效
公共卫生服务投入逐年加大。十年来,桃源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2大类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2014年的35元提高到了现在的75元。
县卫健局在漳江街道漳江阁社区开展“第11个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活动
疾病防控体系逐步完善。十年来,桃源多措并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疾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县上下众志成城、英勇奋战,筑起多重抗疫防线。统筹调度、精准施策,一系列防控举措快速落地、严格落实,有力将疫情阻击在县门之外,守护住了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桃源县开展2022年县城区区域核酸检测应急演练
妇幼健康水平逐渐提升。十年来,桃源坚持以妇幼健康需求为导向,持续健全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至2021年,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7.32%,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55%,连续多年“两癌”普查和产前筛查等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县卫健局组织举办危机重症孕产妇急救演练
爱国卫生工作稳步推进。十年来,桃源着力建立健全爱国卫生长效机制,围绕改善卫生环境,倡导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健康危害因素,预防和控制疾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而开展各类社会性、群众性卫生活动。经过不懈努力,2017年、2020年连续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周期复审。
桃源县漳江小学学生学习七步洗手法和如何戴好口罩
这十年,全县卫健服务管理迈上新台阶
审批服务更高效。十年间,卫生、计生部门合并,卫生健康部门组建,实现了机构、职能、人员、资源整合。建成了全员人口数据库、人口网格化管理平台和部门“实时通”系统,特别是在全省率先开发微信“两扶”年审系统,实现“群众不跑路”。坚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要件,压缩50%办事时限,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审批效率。
县卫健局党组书记杨必胜在审批窗口以工作人员身份体验办事流程
监督执法更深入。十年来,重点围绕“医疗不良执业行为”“医疗废物污水”“非法行医”“生活饮用水”“学校传染病防治”“保健品市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等专业领域开展执法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净化市场生态,维护市场秩序。
县卫健局组织开展生活饮用水安全知识宣传进社区活动
计生服务更贴心。十年来,桃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不断加剧形势,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持续做好计生特殊家庭关怀帮扶,规范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生活帮扶、保险保障等多元化服务,实现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全覆盖”,使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计生工作人员走访郑家驿镇计生特殊家庭和计生困难户
卫生健康是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民生。桃源县将紧盯民生之需,紧扣民生之要,继续深耕卫生健康事业,着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等难题,让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徐娟
编辑:李军-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