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致敬平凡中的每一个伟大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熊苑伶 编辑:李军-ty 2022-09-29 15:03:13
—分享—

2022年过得并不顺心,讲实话在这平凡而又糟糕的日子里,很难再为别人的事心怀喜悦,但正如及时的秋雨缓解了空气中的燥热,充盈了干旱的土壤一般,总有一些平凡中的不平凡予以我们心灵的慰藉,抚慰我们在物欲横流世界中走南闯北的心房。恰逢国庆,我想与大家分享近年来那些“所为平凡事,皆成巨丽珍”的感人瞬间。

有那么一个瞬间,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无惧亦无畏,壮士当凌云”

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戍边战士,到“坚持初心,贯彻苍穹”的航天追梦人,再到“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医护人员……在2021年那悄然流逝的岁月里,涌现出太多“伟大来自平凡”的故事。

精神永远赓续,故事依旧传承。今年以来,无论是高铁动车组殉职司机杨勇,还是发生火灾时冲锋在前的龙麻子,或是在地震中依旧坚守岗位,心系下游百名群众安危的泄洪英雄甘宇。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模范光芒照亮了这世间习以为常的冷漠,也正是他们在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让我们在平凡世界感受到了轰轰烈烈的不平凡。

当精神得以凝聚,力量终究磅礴。在不平凡的2022年注定,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在新冠疫情反复,西方国家打压下,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墨子号实现量子态远程传输”“高铁首座无砟轨道跨海斜拉桥架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球”……这一切的一切足以证明:平凡的我们如果不平凡,祖国就将于挫折中奋起,于困难中造就辉煌。

有那么一个时刻,我在诸多人民那看到“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我们常说,一个民族的脊梁,不是骨头而是精神。这种精神有着平凡人以凡人之躯挺身而出的伟大,也有着胸怀天下为国为民的情怀,更有着躬身岗位、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向前行的不平凡。

在佘家坪镇工作已经一年有余了,这300多天的岁月里,我见识过“一个旧三轮、一个编织袋、一把镰刀,坚持公益,义务清理6000余米灌溉水渠”的黎伟叔叔;接触过“一把锤子、一个簸箕、一把钢钎,捐资出力,凿就家乡群众方便路”的彭子成老人;采访过“一根粉笔、一张婆婆的嘴,东奔西走,捐资贷款,筹集助学金近22万元”的燕国良老师。

他们是平凡,也是不平凡的。他们用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和最质朴的方式凝聚起最美的正能量。总有那么一群人,俯下去做群众的牛,站起来当群众的伞,他们一辈子像牛一样为人民“拉纤”不松劲,默默无闻,踽踽独行,最终却向我们展示了平凡人身上的闪耀光辉。

正是无数不平凡,让我真正明白青年当“勇扛新使命,走好新长征”

前阵子抖音热拍的文案依旧历历在目:“我仍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的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为了我们摆脱贫困的家乡,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我们就是建设中华的点点星火。今天,我们被病毒侵袭,被天灾困扰,被生计折磨,无数的艰难苦难已经让我们难以露出笑脸,无法再以阳光的心态走向明天。但是这无数平凡中的伟大,正以一遍又一遍实际向我们证明:哪怕生活充满荆棘刺痛,人生无数次被坎坷给绊倒,但只要你敢于重新站起来,把手上该做的事做好,把想做的事做了,以更坚韧的步伐迎接明天的挑战,我们就是那平凡中的不平凡。

大凡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特别空气。新时代之“新”,不仅在于物质形态,更在于精神状态。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乘着改革开放的快车,享受着先辈与同辈披荆斩棘所换来的幸福。我也希望你能像我一样,喜欢秋天黄色的落叶,会静心听听绵绵细雨,在见证“不平凡”的同时,感悟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生追求。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新的征程又将开启!亲爱的朋友们,在新时代新气象之下,我们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如磐石的意志品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守政治担当,忠诚履行职责,于平凡中感触伟大,在感触中实践人生,以实际行动扛起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新”长征。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熊苑伶

编辑:李军-ty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桃源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