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桃源县旱情持续,已经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旱情。灾情面前,各地党委政府组织干部群众坚守一线,抗旱保收。
在桃源县热市镇郭家垭村,机械轰鸣,11台大功率潜水泵不分昼夜,已经连续工作了9天。每天可以向黄石水库郝坪支渠提供72000立方米的灌溉用水。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机埠,上一次启用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因为年久失修,当地党委政府紧急从附近的村和临近的慈利县引入动力电缆,增设11台潜水泵,保证抽水效能。
为了确保有效灌溉,镇政府和村里根据旱情的轻重程度和农作物的季节需要确定好了灌溉方案,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科学利用。目前郝坪支渠下游的5个村(居)正处灌浆期的中稻和分蘖期的晚稻及时“解了渴”,人畜饮水目前能够得到充足保障。
桃源县热市镇岩桥坪村村民 戴英雄:如果不抽水就得不到收成,基本上这个水来得及时,如果还迟来得几天,这个稻基本上可以讲就失收了。
热市镇一共有56000多亩水田,分别属于戈尔潭水库灌区和黄石水库灌区。旱情发生以来,全镇多措并举保灌溉,戈尔潭水库于8月4日至14日开闸放水,21座小型水库及各类堰塘均放水80%左右。同时,全镇对30公里主干渠、300多公里支渠进行了清淤扫障,进一步提高了灌溉效率。
桃源县热市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朱建军:受旱以来,我们镇经过科学调度,制定优良的方案,采用抽水抗旱、自流灌溉、拦河筑坝等多种方式,使我镇的水田面积90%得到有效灌溉。
据了解,目前,桃源县已组织各级干部1500多人、群众3.5万人,投入抗旱救灾工作。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050万元,启动抗旱机埠125处,出动各种抗旱机具0.6万台(套),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实施了1次人工增雨作业,全力抗旱保收。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方皓 戴艳红 王丽 李翔根
编辑:李军-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