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佘家坪乡:集镇协会会长干实事 初心不改显担当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龚幸扬 熊苑伶 编辑:李军-ty 2021-10-22 16:57:54
—分享—

扎根农村工作45年,退休后依旧在佘家坪集镇上奔波忙碌,他就是桃源县佘家坪乡集镇协会会长张启炎。张启炎现年74岁,1975年到2005年,连任30年村党支部书记,后抽调到乡政府工作12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时刻彰显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为佘家坪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忠职业忠于党,实干兴村。

“我时刻牢记着入党誓词。无论以前还是现在,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一直把事做下去,时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尽自己所能,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贡献力量。”张启炎说道。

1975年至2005年,这30年间,张启炎在雷峰山村担任村干部。以前的乡村都是泥土路,不但不方便出行,也阻拦了小山村与外界的联系。要想富,先修路,张启炎积极推进道路建设,确保雷峰山村交通通畅,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他组织村民修建蓄水池,不论旱涝期都让村民生活用水得保障;他还书写爱护环境类标语30余条,修建宣传黑板3块,拆除街边厕所和圈舍等私搭乱建物10余处。

启炎书记用“为民之心”这把“金钥匙”打开了雷峰山村这把多年生锈的“锁”。实干之劲,成果之效,雷峰山村在他的带领下逐步发展起来。

农贸市场搬迁,苦口婆心。

张启炎退休后也没闲着,身体力行的支持着各项工作。2019年6月,为了方便集镇管理,在乡党委政府决定成立集镇协会,张启炎高票当选,虽然当时他72岁了,仍毫不推辞。“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义不容辞。”

没想到,刚上任不久就遇到了难题,碰到了马路市场取缔。“那农贸市场都荒了13年了,48间商户怎么迁入,这可是个老大难!”同期的村干部回忆说,“但张启炎说这是民生,他作为集镇协会会长,管理好集镇农贸市场是他的义务,作为集镇的居民,更是息息相关。”那时,农贸市场基础设施配备并不完善,商户并不愿意搬进农贸市场,工作难度很大,乡政府相关部门都做好了长期工作的准备。没想到经过张启炎入村入户,一家家不分日夜劝说,最终15天就完成商户迁入工作。在他的协调下,又安水又修公厕,集镇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视乡亲如亲人,冷暖知心。

担任集镇协会后的张启炎还把时间精力放在了公益事业上。2019年到2021年,组织看望集镇重大疾病病人20余人,带头捐款2万多元。

“要不是张启炎,不厌其烦的来看我,我是真的活不到现在!”新港村燕兴祥说道。 那时燕兴祥家里只有他一个劳动力,突发脑溢血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张启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东奔西走为燕启祥筹集治疗费用,还发动集镇协会的成员轮班帮忙照顾他,现在燕启祥接受治疗后,能够简单地生活自理。

“我只是个普通人,很光荣成为一名党员,共产党员要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为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父老乡亲,怎么个亲法,就是人家有困难,需要帮助,我就当他是我的亲人。”

张启炎还在教师节号召集镇居民尊师重教礼敬老师;疫情期间带领集镇协会给一线防疫工作人员捐献物资。张启炎说:每天在集镇的街巷上转转,虽然忙碌,但既快乐也满足。这便是张启炎的工作缩影,更是共产党员实事为民的担当。

张启炎用他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和最质朴的方式凝聚起最美的正能量,退休不褪色,45年如一日,坚守并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并将继续在佘家坪这片土地上发挥热量。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龚幸扬 熊苑伶

编辑:李军-ty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桃源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