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沅水之滨,桃花源里,有一所历史悠久、名冠三湘的学校——桃花源第一中学。

缅怀悠悠岁月,凝聚缕缕遐想。1935年,国民党高级将领刘戡将军创办了私立“天禄中学”。1950年桃源县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桃源县第二中学。1995年迁至新址。2010年,学校被常德市政府划入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收归市管。2016年正式更名为“桃花源第一中学”。

桃花源一中前身——天禄中学
八十余载风雨砥砺,八十余载弦歌不辍,昔日的“天禄中学”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
漫步校园,风景如画。绿草葱葱,古木争荣。绿树掩映中,一幢幢现代化建筑巍然耸立、交相辉映:翰墨飘香的教学大楼,功能齐全的电教室,设施一流的实验室、美术室、舞蹈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科学现代的田径场,条件优越的学生公寓,窗明几净的环保食堂……,校园墙壁上随处可见的名人名言、德育警语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全方位安全卫生设施,给学生无微不致的关怀。

漫步校园 风景如画
在这里,时时可闻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处处可见求知若渴的蓬勃身影。在这里,优雅怡人的校园环境与浓郁的时代气息融为一体;现代教育理念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断改善的办学条件与不断厚植的文化底蕴紧密结合的高品位校园得到完美诠释。

琅琅书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66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5人,中学一级教师6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5人,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0人。学校坚持以研促教,鼓励教师积极教研课改,为教师提供学习平台和发展空间。2017年学校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达105人次,参加市内外各种考察学习50余人次。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共有18篇获省级奖,12篇获市级奖,9篇获区县校级奖。雄厚的师资队伍,以其强大的教育合力,推动着学校长足、优质发展。

学校荣誉
学校成功与湖南名校长郡中学实现了联合办学,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难题联改、品位同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学校还注重创新教研机制,教科研成果十分显著。学校承担的中央教科所《新课程语文个性化教学试验研究》子课题与《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试验与管理研究》两项国家级教研课题均已通过结题验收,并获一等奖。2011年学校全面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推出的“先学后教,学案引导,自主互助,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为高效课堂教改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教学改革模式
八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形成了“团结、责任、勤奋、进取”的校风,“爱生、严谨、善诱、创新”的教风,“勤学、博学、乐学、会学”的学风,学校以“立志、立德、求真、求实”为校训,彰显出突显艺体、夯实文化的办学特色。
春风化雨桃李旺,创新育才果满园。近几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高考升学率更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近五年高考,大学录取率均在93%以上。2016年本科录取率达到64.02%,超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2017年一本上线率全市第8名,二本上线率全市第10名。

高考升学率有了稳定突破
学校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学校成立了桃花源文学社、校园之声广播站、学生艺术团以及各学科兴趣小组。学校每年都举办校运会、高三成人礼活动、各类志愿者活动、合唱比赛、朗读比赛等,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学校还经常组队参加省市县各级各类竞赛,培养了学生广博的学识、健全的体魄和高尚情操。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开放自主的实验活动、各具特色的班团活动、独树一帜的品味周末,再加上创意迭出的社团活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学生生活 丰富多彩
一代代桃花源一中人鞭挥日月,躬耕杏坛,砥砺自奋。一批批桃花源一中学子意气风发,展翅翱翔,扬帆远航。八十多年来,桃花源一中始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以卓越的教育佳绩,成就了学子们多彩的梦想,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
“八十年来路漫漫,栉风沐雨迎春华。”八十年,弹指一挥间,桃花源一中谱写了一篇又一篇令人瞩目的华章。今天的桃花源一中正凭着她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先进的教育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科学规范的管理、令人瞩目的教育教学质量迈向更高更强。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