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夷望溪本是沅水的一条支流,山清水秀。改革开放40年来,“夷望溪”由一条古老的溪水名,变成了常德市最年轻的乡镇名,体现的不仅是当地政府打造夷望溪景区的坚定决心,更是广大群众发展旅游、脱贫致富的热切期盼。如今的夷望溪,青山依旧在,旅游正当红。

这是夷望溪的核心景点“水心岩”,四周绝壁、岩纹斑驳,游客每及于此都惊叹不绝。夷望溪素有“沅江小桂林”之称,千百年来,郦道元、袁宏道、沈从文等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过足迹。虽然美名源远流长,但夷望溪一直养在深闺,鲜有人来。

夷望溪的旅游开发始于2008年,从刚开始的散户经营,到2011年成立旅游公司统一管理,再到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夷望溪的名气与日俱增,每年都会有十多万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一睹这一自然绝色。
对夷望溪和夷望溪的人民来说,2008年是一个转折点。半岛山庄的负责人何元青回忆,他的人生就是在这一年完全反转。

环抱在绿水中央、掩映在竹林深处的这三栋木屋是何元青的半岛山庄,这里可以容纳400名游客同时就餐,22名游客同时住宿,隔河渡水的天然险阻,让它更受游客青睐。然而,在2008年之前,何元青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家人挤在中间的这栋老旧的木屋内生活,清贫度日。
大樟树村村民何元青说:以前,一年就一千到两千块钱收入,打工也就一两万块钱。08年搞旅游起,一年基本上就有了八万、十万,现在一般十几万、二十万左右,在经济上是10倍、100倍的往上翻。

和何元青一样,傅贤辉的人生也因为旅游迎来了新的转机。傅贤辉是夷望溪百草园的负责人,依托旅游,他发展起了休闲农业。10余亩稻虾、10余亩湘莲、120余亩黄桃,都被他经营的风生水起。明年起,这些产业都将产出效益,傅贤辉估计,产值可观。
大樟树村村民傅贤辉说:夷望溪发展旅游后,随着游客的慢慢增多,给附近的群众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我的毛收入也能达到六七十万元了。

夷望溪是大自然赐予这一方人民的财富。为了让青山不老、财源不断,当地开发与保护并重,关停沙石码头堆场、禁止河道采砂、清退沿河养殖场,多项举措、齐抓共管。历经十年,夷望溪风景依旧、游客倍增,相关旅游产业如火如荼。

目前夷望溪已发展起了丑柑、杨梅、蓝莓、湘莲、黄桃等多种水果采摘基地,9家高标准农家乐和9家高规格民宿,使旅游产业链正日益完善。
桃源县夷望溪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董强说:下一步,夷望溪将以桃源县山水夷望旅游民宿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为依托,进一步大力发掘旅游资源,发展民宿、农家乐经济,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