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茶北米,东果西油,多点开花。”这里是新时代的中国硒乡——桃源县。桃源县地处湘西北,是传统农业大县、全国硒资源大县。
近日,桃源县富硒产业工作现场会在该县粮食生产重镇、“贡米之乡”漆河镇的兴隆米业厂区召开。
地处湘西北的桃源县 ,是“ 中国硒乡”、“中国富硒稻米之乡”。近年来,该县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硒+X”战略,以富硒特色引领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
“我们组建的湖南省富硒水稻专业合作社与当地农民签订协议,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操作、市场化运营,打造产、供、销、科、工、贸产业链。收购的时候,每一百斤可比市面上多挣几十元,让农户看得见效益。”兴隆米业相关负责人说。
在相关科技部门的支持下,该镇的兴隆米业大力发展高科技功能农业,把农业从“吃饭产业”变为“健康产业”、“致富产业”。漆河镇地处武陵山脉白洋河畔,山清水秀、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富含天然硒,有大型水库—黄石湖国标一级水源灌溉,兴隆米业绿色食品水稻基地坐落于此。
今年,兴隆米业成功举办功能营养稻米订单签约仪式活动,在收购稻米的价格上给予该镇种植大户优惠,种植大户与兴隆米业签订种植计划合同,活动中,种植大户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感到有了保障,有了种植计划的“定心丸”。
该镇主要负责人表示,粮食生产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漆河镇将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到位,筑牢粮食安全之基。各村(社区)要认真学习“兴隆米业”成功经验,结合本村(社区)实际,利用春耕时期大力开展整治耕地抛荒弃耕,让闲置耕地“动”起来,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稳定粮食生产,惠民增收。
据了解,今年,该镇推行“田长制”与“技术指导员面对面”结合长效机制,把整治耕地抛荒弃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创造出“兴隆米业”新型农业经验。
在推行“田长制”和整治耕地抛荒弃耕工作中,该镇借鉴网格化治理工作经验,在全镇形成“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镇、村、组、户四级网格化“田长制”管理体系,从总田长到农户,共治共管,重在整治耕地抛荒弃耕,保护好耕地,将耕地保护责任逐级压实。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田晶
编辑:李军-ty
本文链接:http://www.taoyuanxian.com/content/2021/04/09/9171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