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场臭气熏天,把养殖场都关了,不能让他们养。”
“在农村不让我们养殖,这是端我们的饭碗、断我们的活路啊。”
自从桃源县漳江街道金凤村划定禁养区以来这样的争论随处可见。
以“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的粗放式养殖给村民带来巨大经济收入,但随之带来了地下水污染、河道污染、农田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面对环境的污染恶化,漳江街道自我革新,以铁的决心来改变这种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无污染、零排放、无公害的生态养殖新路子。
街道把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作为重要抓手,以金凤村为试点,采取组织引导、党员带头、群众自愿的方式,以“党员+专业养殖合作社+群众”的形式,先后成立了桃源湘源、凤巢、博群、兴丰4个专业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共吸纳养殖户30余户,养殖总规模45万余羽,推动小农户与现代产业进行有效衔接,推动了“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的“五兴”美丽乡村建设。
“‘生产互助兴产业’确实搞得好,让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金凤村村民郑志立高兴地说道。原来,金凤村安排郑志立成为桃源湘源专业养殖合作社固定工人,让他每月有了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让他不用外出就有了稳定职业和收入。
走进桃源湘源专业养殖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忙着捡蛋、装蛋、运蛋。该合作社规划建设现代化蛋鸡养殖车间2栋,总规模约9万羽。目前已建成1栋,3万只鸡每天产蛋2.52万余枚,仅需2名工作人员,极大节约了人力成本,鸡舍内还闻不到一点异味。鸡蛋销往广州、贵州、怀化等地,月销售额达52万余元。基地的第2栋养殖车间还在建,预计可养殖蛋鸡6万羽。
“基地生产的鸡蛋是无抗鸡蛋,各方面营养指标都检测合格,绝对不含抗生素,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金凤村负责人说,“我们还有另外3个无抗生态种养蛋鸡养殖基地,都配套鸡粪有机肥发酵生产车间,鸡粪有机发酵后,对环境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反而可以利用微生物清洁,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军-ty
本文链接:http://www.taoyuanxian.com/content/2019/11/16/624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