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宋惠安:用科普唱响老年人生
2013-01-28 09:29:21 字号:

 

   桃源新闻网01月27日讯(记者 李泽红 “看到这么多老百姓种植油葵致了富,我打心眼里高兴。”2012年,在宋惠安等人的努力下,盘塘镇以及周边地区种植油葵1500多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益。

    今年70岁的宋惠安现任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盘塘镇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02年,宋惠安从盘塘镇副镇长的位置上退休后,回到了红岩山。担任副镇长时,宋惠安分管科技工作,把全镇的科技兴农尤其是水果产业的开发推上了一个新台阶,1996年盘塘被常德市委市政府授予“科技十佳乡镇”称号。退休后,他对科技更加执着和热情了。2011年,宋惠安在湖北的一份资料上看到油葵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其籽提取出的油脂,可榨出低胆固醇的高级食用葵花油,由于含有66%左右的“亚油酸”,被誉为21世纪“健康营养油”。他想,桃源地处湘西北,离湖北不远,也一定适合油葵生长,当年,他就和本镇另一位老科协会员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引进了这一品种,并种植了10亩。由于桃源春夏两季多雨,对油葵的生长不利,加之采用资料上介绍的施肥方法有倒伏现象,宋惠安就结合当地实际,采取相应措施,当年油葵试种成功,深受群众欢迎,并增强了当地群众种植的积极性。
    宋惠安是一名高级农艺师,多年来,围绕“三农”问题,他写出了多篇论文,获得5项科研奖项。2005年,盘塘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一股油桃热,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针对这一问题,他及时写出了《油桃有优劣,发展当谨慎》的建议,报送镇领导,引起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举办广播讲座,印发技术资料,使农民了解了油桃品种的有关知识,解决了盲目发展劣质油桃的问题。2008年,柑橘大实蝇为害,他撰写了《柑橘大实蝇县域防控策略与技术》论文,并举办讲座普及防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类似上述的科普讲座,10年来先后举办了18场,接受宣传的有500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为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一名会员,宋惠安积极撰写科普稿件,向广大读者传播科普知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科普写作,20多年来,宋惠安先后在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650多篇。退休10年来,他坚持一周一稿,共写稿380多篇,被采用253篇。2011年和2012年每年仅在《常德日报》就发表科普文章30多篇。他给自己定了几条写稿的原则:首先是写自己熟悉的东西。近些年,他在本镇交了20多个专业户朋友,经常走访他们,掌握第一手资料;其次是刻意求新,不落俗套。他写的农业科普作品,力求立意新、题目新、题材新,形式新,常写常新,常报常新,不炒剩饭,不当“文抄公”。退休10年来,有7篇科技论文获得省、市优秀论文奖。2010年被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授予“科普创作积极分子”称号。2012年4月,他撰写的《柑橘大食蝇防控把四关》一文获得湖南省第三届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
    1990年以来,盘塘镇是“八五”、“九五”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湘北红壤低丘岗地农业持续发展研究专题试验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的一大批教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宋惠安从预研工作一开始就担任课题联络员,担负示范推广任务,先后获得中科院知识创新奖和湖南省科技进步奖5个科研奖。200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继续在盘塘镇建立科研基地,开展“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循环与优化管理” 、“亚热带生态圈物质基础循环与调控”等项专题研究。他被聘为助理研究员,具体承担设施建设与维修、生产管理和日常观测任务。从试验小区的隔离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与执行、秸秆的填埋,他都以一个普通农工的身份动手去做,受到项目主持专家的肯定与好评。《经济绿肥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02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亚热带耕作土壤碳氮磷等养分优化调控与应用》获2005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热心科技,潜心科普,悉心科研是宋惠安这位老科技工作者退休生活的三部曲。正是这三部曲旋律的和声,使他的晚年生活过得非常充实、愉快、幸福。他在努力实现自己的座右铭:“珍惜退休黄金日,科普奉献到长眠”。 宋惠安用科普唱响了多彩的老年人生,2012年12月,他荣获市模范老科普工作者称号。

 

 (编辑:皮娟娟)
 (编审:李泽红)
 (签发:刘占军)

 

 

来源:

作者:李泽红

编辑:李军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